《穩增長與防風險:中國經濟雙底線政策的形成與轉換》
本書全面總結了2006年以來中國在經濟發展和政策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并進行了理論反思,是對宏觀經濟政策改革與創新進行系統研究的力作。全書以“雙底線政策的形成與轉換”為主線,對2006~2019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指導思想、政策框架、工具創新等進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向讀者清晰展示了中國經濟轉折所帶來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以及宏觀經濟思想的轉變。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頗具理論研究價值的中國經濟增長與經濟政策
一 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與雙底線思維的形成
二 雙底線思維的邏輯體系
第二章 宏觀調控理論的形成與演化
一 宏觀調控概述
二 西方國家的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
三 中國的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
第三章 高速增長末期以“雙防”為核心的宏觀調控(2006~2008年)
一 高速增長末期的中國經濟:流動性過剩下的繁榮
二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三 宏觀調控和經濟政策以“雙防”為核心
四 對本階段宏觀調控政策的評價
第四章 金融危機至后危機時期的宏觀調控(2008~2012年)
一 金融危機至后危機時期的中國經濟
二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三 反危機時期的宏觀調控:從“四萬億元”刺激向微刺激的轉變
四 對本階段逆周期調控政策的評價
第五章 轉向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宏觀調控(2013~2016年)
一 2013~2016年中國經濟的表現
二 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
三 宏觀調控逐漸轉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 對本階段宏觀調控政策的評價
第六章 金融危機以來宏觀調控總結:雙底線思維的形成
一 宏觀調控目標:基本以穩增長為核心
二 配合總量性政策,增強結構性調控力量
三 完善“三位一體”調控模式,短期調控與長期改革相結合
四 創新宏觀調控理念,調控方式轉向常態化
五 轉變調控思維,底線思維形成
第七章 內部風險與大國博弈雙重約束下的宏觀調控(2016~2019年)
一 2016~2019年的宏觀經濟表現
二 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宏觀調控政策
三 本階段政策調整對經濟的影響
四 對本階段政策調整的評價
第八章 中國宏觀調控背景發生重大變化
一 外部形勢“穩中有變”,不確定性增加
二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但結構性問題依然難解
三 高杠桿對宏觀政策騰挪空間的約束持續存在
四 人口紅利繼續弱化,環境約束進一步加大
五 內外環境變化,宏觀調控需要新思路
第九章 宏觀調控的重中之重:債務風險和金融穩定
一 中國債務風險的成因:2008年金融危機后各部門輪番加杠桿
二 中國宏觀債務風險現狀:債務結構嚴重失衡,付息壓力較大
三 中國債務風險存在的隱患及對危機傳導路徑的邏輯分析
第十章 穩增長與防風險雙底線宏觀調控體系的構建
一 新形勢下宏觀調控要正確認識幾大問題
二 構建雙底線思維下的宏觀調控體系
三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政策平穩轉換
后記